1782年,奈弗发表了贝多芬的第一部作品《以戴斯勒先生一首进行曲为主题的羽管键琴变奏曲》(Variations pour le Clavecin sur une Marche de Mr. Dressler)。贝多芬在1783年(一说1782年)代表奈弗出任宫廷乐队羽管键钢琴演奏家。1783年,奈弗在一音乐杂志撰文道:"这位年轻的天才应该在其艺术修养方面得到..
古典音乐在大众媒体的曝光率越少,媒体对小提琴价钱的兴趣却越大。没有一样乐器能在电视广播上闹出这么大动静。你可以在教皇面前砸烂一架钢琴,或者在牛津街最热闹的时候一丝不挂拉大提琴,或者用长笛袭警,不过所有这些新闻都关乎行为,而非乐器。但是把小提琴忘在出租车上或是在地铁里演奏,把它忘在..
克拉拉VS 舒曼、勃拉姆斯——“19世纪古典音乐圈最著名、凄美的三角关系” 罗伯特·舒曼与克拉拉的姻缘佳话流传甚广,二人伉俪情深,也是音乐事业上的好伙伴。1829 年,德国作曲家、评论家舒曼拜在克拉拉的父亲维克(F.Wieck)麾下学习钢琴,二人因此结缘。克拉拉当时早以天才少女钢琴家的盛誉扬名..
1.小提琴纪念曲 德国小提琴家德尔德拉(Drolla)某日,因为访问友人,乘电车到维也纳郊区去,恰巧经过舒伯特之墓。他见了这位生前并无名气的歌曲之王之墓,油然在脑海中浮起了乐思,急于记载下来,写在电车票上。到了友人家中立即在钢琴上细心研究,完成了全曲。这首曲子追忆怀念之情尤深,大都理..
现代美育提倡有机地把知识性、趣味性、审美性和道德性融合起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中全面掌握知识、开启智慧、陶冶心灵、培养高尚人格、得到美与善的滋养。从审美教育的角度把握音乐教学活动,并进行卓有成效的教学实践,已成为学校当前音乐教学改革的热门课题和必然趋势。审美教学认为,美的实质是情感..
威尔第、贝里尼、多尼采蒂可以说是浪漫主义时期意大利最为著名的三位歌剧作曲家。而这其中属威尔第的功绩最高。贝里尼和多尼采蒂虽然也作有非常优秀的作品,但是作为前辈,他们的创作的顶点对他们来说,来得太早,当他们分别创作了《梦游女》和《拉莫摩尔的露西亚》之后,仿佛创作思想一下枯竭了一样,再也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