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资料库 >> 好文分享

提起美国“五大交响乐团”,业界可谓无人不晓。半个多世纪以来,以波士顿交响乐团、芝加哥交响乐团、克里夫兰交响乐团、纽约爱乐乐团、费城交响乐团为首的“五大乐团”,一直都充当着美国乐团演奏水准的“黄金标尺”。然而,伴随着时光的冲刷,这个“黄金标尺”开始面临重新洗牌。6月14日,《纽约时报》刊登了..

2014-03-15

我去北京看了《妈妈咪呀》(Mamma Mia)中文版,很多杂七杂八的惊奇,很多启发。 第一个惊讶是,比预期中好看。个人从1999年《妈妈咪呀》首演,就对此剧心存怀疑。我不排斥ABBA,相反的,他是陪我成长的老伙伴,可说是最爱的一个西洋团体。我几乎收集了所有ABBA唱片和影片,因此,不但ABBA演唱的原来样貌..

2014-03-13

有些关于音乐的所谓“常识”,其实经不起推敲和追问,但却“以讹传讹”,一直在“坊间”和“市面”中通行。比如,常听说莫扎特的音乐根本不反映他的人生遭遇,这与贝多芬之后的(尤其是浪漫派)作曲家非常不同。据闻,莫扎特的一生(尤其是后半生)穷困潦倒,但这位音乐家却写作了大量欢乐、光明而让人愉悦的..

2014-03-12

回顾过去中国歌剧的成败得失,事实证明,民族歌剧的成功率较高,只要歌曲好听,就会趋之若鹜地传唱。但歌剧毕竟是“舶来品” ,还得尊重国际流行的创作法则。就是说,今后不能千篇一律地创作近似中国戏曲的歌剧,还应继续尝试具有西洋风格的歌剧。与国际接轨,关键是歌剧中的歌曲应尽量体现中国特色,因为中国..

2014-03-11

我们总是在不断的赶路,不断的前行,以至于我们没有留意沿途美丽的风景,以至于我们几乎忘却了最年少时的梦想。    我们像个陀螺一样旋转,我们是否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或者这样的生活是否是我们想要的?生存很简单,生活很难。    我们忘记了为何而出发,活在自己的设计的未来中,忘记了生活中除..

2014-03-10

1、当孩子在家中唱唱、跳跳时,成人会嫌烦和训斥孩子,扼杀了孩子对音乐的爱好和兴趣。相反,成人对孩子的要求过高,逼着孩子学习乐器,这就会使孩子提不起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2、当孩子参加音乐表演时,成人不是积极鼓励,而是说音乐没有用,没出息,要学习好才有出息,不支持孩子进行音乐活动。 ..

2014-03-09

法国作曲家拉威尔 (Maurice Ravel1875-1937) 的作品以音音推敲,没有半点笔误、精准适中而驰名。他虽与德彪西并称为印象乐派的大师,但是拉威尔所追求的效果更精确犀利,以大量的装饰效果点缀音乐结构。若说德彪西的音乐给人漂浮在空中的感觉,拉威尔的音乐则像精巧的天文计时器,精确地指示时间。对于他那精..

2014-03-08

女儿学琴快4个月了,上课上了15次了,有很多收获,也有很多感触,刚刚读到一个帖子,感觉特别适合陪练的妈妈们看: 当孩子不想学琴时,转。 通常,孩子会在两种情况下出现不想学琴的情形: 一是想玩的时候, 一是不会弹或弹不到位的时候。 两种情况需要区别对待。

2014-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