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资料库

“曲不离口,拳不离手”,从初学者到演奏家的成长过程就是反复地、艰苦不间断练习的过程。练琴的过程分读谱、练习、记忆。 这三者练习是最重要的,在接触全新的乐谱时首先要慢练,在慢练中确定指法,划分乐句,找出难点; 其次是分手、分段、分句练习,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厌其烦地细练、拆散“零件”练..

2016-03-13

一部小说的情感能被转化为音乐吗?这种音乐能被听到吗?最近,科学家正在开发一款名为“转文”(TransProse)的程序,能发现文学作品、小说中描写的各种不同的情绪,并以这些情绪内涵为基础,通过编程算法创作出音乐来。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TransProse利用了人们已知的音乐元素与情绪之间的关系,如不同的..

2016-03-13

也许您了解的钢琴可能仅仅是:是西洋乐器、键盘乐器、中国的钢琴家郎朗等等...有很多和钢琴相关的世界第一,我想大多数人没有关注过,那么今天请与小编一起:细数钢琴的几项“世界第一”。 一、世界上最早的钢琴 1709年,意大利的克里斯托福里

2016-03-12

人际交往能力也称社会交往能力,是指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   包括与周围环境建立广泛联系和对外界信息的吸收、转化能力,以及正确处理上下左右关系的能力。   心理学家通过广泛调查发现,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生活的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心理学家大量研究证明,一个人如果长期生活在良好的人际关..

2016-03-12

音乐教育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它不是家长嘴里一句“我们要学钢琴,就随便学学”; 不是音乐老师常常念叨的“不练琴,神仙也教不好你!”; 不是一两本所谓的“先进教材”, 不管是进口的还是国产的; 不是三个月学了多少首作品, 五年里考了多少级; 更不是手有多么快, 曲子有多么高难…… ..

2016-03-11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或许会唏嘘人生,听首感伤的流行乐来引起自己的共鸣。但是英国科学家发现,72%的流行音乐都会消极地来描写老年人的生活,这样的歌曲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影响身体健康。在多数流行乐中,脆弱、孤独、可怜成了老年人的代名词。   研究人员整理了从上世纪30年代以来,总共76首描写老年人..

2016-03-11

三四年前,我几乎一下子就被柴科夫斯基那震撼人心的《斯拉夫进行曲》所吸引,从此爱上了古典音乐。听多了也就悟出了点“门道”,听出了各位大师不同的特点,就拿我最喜欢的两位大师莫扎特和贝多芬来说,我以为,莫扎特的音乐是女人,贝多芬的则是男人。 听莫扎特,是天籁,是出世,是炫彩的乐章和华丽的..

2016-03-10

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表明,听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似乎会触发一个共同的脑活动模式,而不管这首歌曲的风格是什么。这些发现也许可解释为什么在听他们喜欢的音乐(不管是贝多芬的还是艾米纳姆的)时,不同的人会有相似的情绪感觉和记忆反应。相关文章发表于2014年8月28日的《Scientific Reports》杂志..

2016-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