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资料库

近日,在郑州某大学一堂叫作概率统计的数学课上,老师却放了一首歌,《长亭送别》。同时问大家“你们感受到了什么数学信息了吗”。课堂里鸦雀无声,大家都不知道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原来,老师是要在用音乐的起伏变化来解释数学变量中的连续和离散两种类型。    让人称奇的是,这位数学老师真的以这首歌..

2014-08-20

“呼麦”是一种借由喉咙紧缩而唱出“双声”的泛音咏唱技法。“双声”(biphonic)指一个人在歌唱时能同时发出两个高低不同的声音,这是呼麦最使听者动容之处。呼麦音调可以高于4200赫兹或低于50赫兹,远超出一般人100—400赫兹的声域。    西藏密宗格鲁派的噶陀(Gyuto)、噶美(Gyume)两寺,也有使用低..

2014-08-20

《纽约时报》称她「深情款款的表达和毫无保留的肢体呈现」,怀勒斯坦(Alisa Weilerstein)是DECCA逾30年来首度签约的大提琴家,只要听她演奏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便知其所以然。 Weilerstein 13岁时在克里夫兰管弦乐团(The Cleveland Orchestra) 开始大提琴演奏生涯,目前是波士顿新英格兰音乐院(New..

2014-08-19

波兰一代钢琴名家扬·艾凯尔Jan Ekier(1913/8/29-2014/8/15),知名肖邦专家,于15日告别人世,享寿一百岁。 Jan Ekier最著名事迹是提倡并编订了一部新的肖邦 “原典版”(Urtext),他根据肖邦的手稿、各种初版,也掌握了肖邦教学时在学生乐谱上所作注记,因此在这个版本中有许多新的发现,和传统听到的..

2014-08-19

很多朋友都有这样的问题,希望自己的音域越宽越好,然后不断促使自己唱高音、练高音,却忽略了练习中低音。其实,多练习中低音是帮助解决高音难唱这个问题的最基础办法。在中低音区练声不会觉得累,而且各个器官相对感觉也比较松驰。演唱高音时需要的也是这种相对松驰的感觉,这样您演唱的高音大家才能欣赏,..

2014-08-19

曾有人哀叹,在伟大的富特文格勒之后,当今的指挥乐坛,有谁堪望其项背?尽管20世纪被普遍看作是“指挥家的世纪”(相对于歌唱家的18世纪和钢琴家的19世纪而言),指挥明星一代接着一代层出不穷,但富特文格勒的传奇一直似乎是不可逾越的神话。我们余生也晚,只能从富氏留给后人的录音唱片(以及一点点电影资..

2014-08-19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声音,但是不是每个人都了解自己的声音。对于没有学习发声的人来说,伴随我们一生的声音往往不是我们最好的声音。一生中我们其实有四个声音。它在我们不同的成长阶段对我们意义也有所不同。 第一个声音是妈妈给的声音,我们刚刚来到这个世界发出的第一声哭泣。有人叫奶音,其实就是稚..

2014-08-18

澳大利亚作曲家彼得-斯克尔索普(Peter Sculthorpe)久病之后于8日在新南威尔士州的沃拉拉去世,享年85岁。悉尼大学方面表示他的离世是音乐界的巨大损失,但他给大家留下许多珍贵的遗产。澳大利亚总理阿伯特、文化部长布兰迪斯称赞他是音乐巨人、国民作曲家。 彼得-斯克尔索普曾在悉尼大学任教,也担任..

2014-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