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资料库

“第一次看到钢琴、听到琴音时,我觉得它太美妙了,是带着香味的。”这是幼年时代的郑明勋对钢琴的第一印象。他告诉记者,包括“郑氏三重奏”在内,郑家所有孩子的音乐启蒙教育都是从学钢琴入手, 后来再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改学别的乐器。 “让孩子们自由选择”,是郑家牢不可摧的核心理念,“就像接力棒一样从姐姐..

2013-08-27

时隔19年,意大利次女高音芭托莉重返米兰史卡拉歌剧院,不过不少史卡拉的粉丝却对她的回归报以嘘声,歌剧院音乐总监巴伦波因对此极为愤怒。 音乐会第一部分的亨德尔的巴洛克音乐与莫扎特的《喜悦赞美》获得了无可争议的掌声,而接下来芭托莉演唱罗西尼的《奥赛罗》与《灰姑娘》,观众们则对此出现强烈的分..

2013-08-24

音乐不在音符中;但却是在音符之中的宁静--莫扎特

2013-08-22

多年致力推广音乐欣赏的刘拒渭建议:音乐赏析应先养成每天单独、专注听音乐的习惯。很多人常听音乐,但却很少人真正听进去什么,因为听的时候并没用心。刘拒渭不赞成一般人一边费心读书做事一边听,把音乐当成附加的声音或背景来听。他一再强调,欣赏音乐要「专心聆听」、「用感觉去听」。  小提琴家胡..

2013-08-22

150年前,若是没有你 谁也无法预料法国的音乐文化竟能在沉寂百年后继续在世界乐坛发光发热 150年前,若是没有你 谁都想不到原来东西方的音乐观点竟可如此紧密的结合 150年前,若是没有你 或许瓦格纳的新音乐理论将继续主宰世界,成为名符其实的一言堂 150年前,若是没有你 三百年调性音乐的传统..

2013-08-22

早在1844年,曾经担任贝多芬的助手的Anton Schindler发表了一篇关于贝多芬未完成的第十交响乐的草稿的文章,这篇文章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猜测。从那时起,有关这部交响乐的新发现的线索和推测就层出不穷,但是大多数都只是更加增添其神秘色彩。 这一切如同一部活生生的侦探小说一样:Schindler被认..

2013-08-16

乐感是指人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与理解能力。通常表现為人在音乐欣赏或音乐表现时对音乐作品的审美感受能力。前者的表现是隐性的,潜在于人的内心活动;而后者则将这种内心活动付诸音响传达出来。而钢琴演奏中的乐感是指对钢琴音乐作品内在涵义的深刻表现能力。人们常讲要用“内心歌唱”,要“有表情地”弹奏..

2013-08-16

一、美的音质和富于变化的触键   所谓音质是指钢琴所发出声音的质地和音色。每架钢琴都有自己独特的音质,而同一架琴,以不同的人或不同的方法来弹,音质也会有不少差异,表明音质与弹奏技术有直接关系。在钢琴练习和演奏中掌握正确的方法,弹奏出美的音质,是演奏者始终追求的重要技术和艺术标準。通常..

2013-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