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资料库 >> 音乐百科

小提琴柔弦的类型和训练

作者来源: 发布时间:2015-12-16

 

 

 

 

       小提琴在揉弦上运用上有类型的选择,速度、幅度、程度的选择,另外在歌唱性较强的乐曲里,在某些音符上也存在揉弦或不揉弦的选择。为了更好的表达音乐内容,不一定每个音符都用揉弦,在某些音符上有选择的不用揉弦就能给揉弦、色彩以衬托、对比,使主次分明,不停的揉弦是单调的,没有意义的,所以要在服从音乐内容的基础上运用揉弦。
 
       揉弦类型可划分为:手腕揉弦、手指揉弦、手臂揉弦
 
1.手腕揉弦:
 
       是以手腕为主,以腕关节为轴的摆动而形成的动作。手腕揉弦的开始位置以三把位或四把位比较适宜。当右手位于这一把位时,手臂没有过多的伸张和弯曲肌肉容易松弛。在这一把位的手腕能很自然地靠在侧板上,有利于手腕的主动活动和摆动的均匀。拇指的位置在裸弦时可稍往后移(向琴头)使拇指有一定的倾斜和平面,可防止琴颈落向虎口底端,使拇指方便地起到支点作用,以利于手腕的后摆动和手指的平卧动作。拇指松弛是一手腕揉弦的前提,如果拇指僵硬会促使指根关节和手指各关节、丧失应有的顺应柔韧动作,影响揉弦的正常摆动。为了克服和避免出现这一情况我们应加强对拇指的各种活动和灵活训练,养成经常活动拇指的习惯。最好在音阶和练习曲里加用多种形式的休止符,利用在休止符中习惯拇指沿颈的灵敏活动。它为揉弦训练所需拇指各关节的弛松打下基础。
 
2.手指揉弦:
 
       以手指按弦的垂直动作为主,随手指按弦的不同深浅传递手指的不同力量,改变琴弦张力而形成的微子摆动,它的动力来自指关节,近手指的动作,只是不离开弦打指,手指揉弦的特点是速度快、幅度小较柔和,由于有以上特点,对揉弦很慢、幅度过大的学生特别需要加强手指揉弦的训练。
 
3.手臂揉弦:
 
       乎臂揉弦的方法,步骤和应注意的问题,很多地方与手腕揉弦相同。主要不同的方在于它以肘关节为轴,以下臂为主而形成的摆动。它的动力来自下臂,手腕声指处于被动,手臂揉弦的效果较强烈。在训练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它与手腕的关系和它们之间的内部状态。以手臂为主不等于手腕僵硬,手臂主动时不能忽略手腕的松弛顺应,不然会出现僵硬的手臂揉弦。就是只会手臂揉弦不会手腕揉弦,所以在练习中应臂和腕结合使用。
 
       美国小提琴家拉斐尔·布朗斯坦在他的《小提琴演奏科学》一书中写道:“从理论上讲最好的揉弦是二者结合在一起(手臂揉弦和手腕揉弦)每个演奏者都应掌握这两种揉弦”。就手臂揉弦与手腕揉弦相结合来讲,在以手臂揉弦为主时同时要注意手腕的松弛,去掉那种自发的很容易僵硬的手腕状态是解决二者结合的重要环节。
 
       例如莫扎特和勃拉姆斯的作品,由于时代背景和风格、形象感情等不同,要求揉弦的处理也不同。莫扎特的作品典雅严谨,明朗生动,温暖亲切,在揉弦上大多要求清晰明快,揉弦幅度应偏窄一些。勃拉姆斯的作品刚毅、坚定,戏剧性效果较强,揉弦就要求饱满、深沉,揉弦幅度就应偏宽一些。任何作品如一首协奏曲或奏鸣曲,它们的各个乐章中主副题及发发展所伴随着不同感情情绪的变化,也相应要求着揉弦的放慢加快,变宽变窄到完全停止要求改变手指的各种压力,调整手指的各种角度,转换各种揉弦类型,随内容的需要而不断变化发展,使表达音乐内容、塑造音乐形象,更为准确完善。
 
 
 
 
 
 
 
 
版权声明:来源于古典音乐家网的作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未经古典音乐家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 、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过古典音乐家网书面授权的本网内容,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古典音乐家网”。违反上述声明的,古典音乐家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 ·【音乐百科】学习小提琴应该掌握的一些知识,..
  • ·【音乐百科】《西塔琴》披头士歌曲背后的印度..
  • ·【音乐百科】脉络的承接—关于贝多芬第一、第..
  • ·【音乐百科】脉络的承接—关于贝多芬第一、第..
  • ·【音乐百科】脉络的承接—关于贝多芬第一、第..
  • ·【音乐百科】古典音乐真的“净化灵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