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资料库 >> 好文分享

音乐家与股票的三个故事

作者来源: 发布时间:2019-10-22

 


 

在几乎全民炒股的今天,读者诸君有没有投身其中呢?或者说,在阅读本文之前的不到五分钟里,您正好在想自己的仓位?当一种事物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关于它的历史,关于很多意想不到的奇闻逸事,都会随之出现。比如去年,我就听人提起以往牛顿“炒股”,如何亏到惨不忍睹的事情。

 


 

那么,音乐家们也会涉足股票这个领域吗?如果他们涉足其中,等待他们的又将是什么呢?在此略谈音乐家与股票的三个故事。
糟糕的常态,弗莱什与股票

 


 

卡尔·弗莱舍(Carl Flesch)是 20 世纪上半叶最重要的小提琴家和小提琴教师之一。由于唱片流传不多,目前很多爱乐人对他已不熟悉,但对于学习小提琴的人来说,此人泰山北斗的地位是永不动摇的。简单总结弗莱什的成就,或许就是他将技术的完整性,同音乐诠释的深刻性同步发展,达到理想的结合,并通过自己的教学和著作将其升华为理论,有绝对深远的影响。

 


 

弗莱什对当时一味追求“深度”,却忽视技术全面性的小提琴学派有极大保留,而面对由于海菲斯、埃尔曼等人的崛起,在世界范围内大放异彩的奥尔学派,他持续地关注、分析,并客观地陈述利弊。这些都写在小提琴家本人的《回忆录》中,为后世留下那个年代许多珍贵的资料。

 


 

身为小提琴家的弗莱什,当时被称为“钢琴上的施耐贝尔”,由此可见其地位和人们对于他艺术风格的认识。他的录音虽然不多,可听听其中莫扎特的奏鸣曲 K.378,我们便会惊叹这实在是表现莫扎特风格的绝品。而他演奏贝多芬协奏曲的现场录音,尽管音效很差,却还是能使听者明白,他何以被当时的人同施耐贝尔联系在一起。

 


 

那么这样一位演奏/教学的全才音乐家,他做起股票,结果会怎么样呢?简单来说就是两个字——毁灭。

 


 

在独奏、室内乐、教学领域堪称全才的弗莱什,做起股票来几乎就是集一个股民可能有的毁灭性弊病之大成。在华尔街股灾的前夜,小提琴家全仓进入,还加杠杆——借了他朋友的钱。结果可想而知,血本无归,还加上10万马克的负债。他向朋友(一位银行家)提出用他的斯特拉迪瓦里名琴低债,对方同意了,就当时的价值来说,这还是慷慨之举。后来,弗莱什终于走出阴影,再创艺术高峰,直至二战前因其犹太裔的身份离开德国,不久去世。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很多东西:首先,一个人在他原本的领域中如鱼得水,绝对不保证他也能在股市里如鱼得水,哪怕弗莱什已经是最杰出的那么一、二个人之一;第二,杠杆千万不能碰,哪怕你有斯特拉迪瓦里(或者几百万美圆),到了强制平仓的那一步,也恐怕是连卖的时间都没有;第三,如果能够在原先的领域中赚得不错(弗莱什曾在美国拿到最高的授课费用),对于进入股市就更需要谨慎了;第四,涨停潮之后往往是跌停潮,而在那个没有跌停的年代,再接下来就是跳楼潮。

 


 

所以当你看到买张纸都涨的时候,是否跟进绝对需要三思。事实上,这位大师的炒股经历正是反映了普通股民如何由于不同的原因葬身其中。
不能免俗,古尔德与股票

 


 

作为20世纪最特立独行的钢琴家,古尔德早早离开音乐会的舞台,并断言音乐会终将消失,一心一意录唱片。就现场来说,他成为隐士,而他灌录的唱片则发挥着持久的影响。有人猜测,钢琴家做此选择或许更多是出于对旅行演出之颠簸及安全性的恐惧,但无论事实如何,古尔德不再登台了。

 


 

在古典音乐的演出市场中,单就经济收益来说,基本是唱片等于广告,巡演方为实体的状态。不演出就没钱,或者说,没有大钱。哪怕是霍洛维兹,在他长久引退的岁月,也不得不出售先前收藏的毕加索名画来维持生活水平。根据古尔德的传记作者——同他相熟的 Kevin Bazzana 的说法,钢琴家隐居之后的收入,就白领阶层的水平来讲还是高的,可对他这样声望的钢琴家来说,根本就是贫困。

 


 

古尔德又是一个兴之所致,可能做出种种离奇行径的人。譬如他的朋友克历本暴得大名之后,财源滚滚,住进超级豪宅,古尔德看了之后竟突发奇想,也要过一把豪宅瘾。他租了房子,又花大价钱找人设计,却在最后一刻生出不必如此之感,果断解约,还赔了一大笔违约金。其实只要古尔德愿意复出,什么报酬拿不到?但钢琴家为了自己坚持的一些东西,始终没有重收覆水,而他其后的种种怪异行经中,确实也不多奢华手笔了。可与此同时,虽不能成为乐坛富翁,古尔德还是有自己的生财之道,早在引退前的50年代,他就已经涉足股市了。

 


 

从录音来判断,古尔德不仅艺术个性强烈,而且是一个具有高度理智性的音乐家;同时我们也知道钢琴家对于录音技术有深入、详实的研究。和弗莱什不同,这些美好的品质都延伸到他在股市的操作中。Bazzana 指出,古尔德喜欢研究股市,“追踪资本获利的各项细节技巧”,这最终使他成为一名投资高手。钢琴家的证券经纪人告诉他,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不景气中,他几乎是唯一持续获利的人。

 


 

当然钢琴家也有失利的时候。记得曾看到记载,他表示自己要是再亏下去,就要灌录格里格的协奏曲来让荷包止血了。但那张唱片终归没有出现。能在势头不好的时候从股市里赚钱是真水平,而真正从技术层面入手则体现了钢琴家的天性和对于资金负责的态度。此外,他也会找人聊聊股票的,音乐界人士中,包括梅纽因,还有哥伦比亚公司的主管。

 


 

隐士也不能免俗,所幸结果不错。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过自己喜欢的生活需要存款,这是肯定的,而倘若你想从股市里拿钱,就需要对自己所做的事有切实的了解。无论是侧重于“技术派”还是“基本面派”,单纯的从众,或等同于赌博的思路都是要不得的。如果在股市里,也能善用自己原本的天赋就最好了。

 


 

但这一点要落实到我们身上,有一项绝对不能忽略,就是中外股市截然不同的现状。古尔德要是在这边炒,录完格里格之后,再录柴科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
价值投资,贝多芬与股票

 



 

贝多芬也做股票吗?目前关于贝多芬生平的重要著作,梅纳德·所罗门的《贝多芬传》已推出中译本,作者在其中观察了贝多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包括理财的方面。

 


 

临近晚年的作曲家常常不修边幅,根据同时代人的描述,并非全像他画像中的样子。但事实上,贝多芬已被证明是音乐史上相当富裕的作曲家。毕竟他在世时即成为维也纳的精神象征之一,无论人们对于他作品的期待,还是音乐付梓后的需求量都是莫扎特,更不用说舒伯特无法梦想的。而作曲家本人又擅于在这些方面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结果自然收益不菲,生活中的种种情况不过是他单纯的不在意。

 


 

《贝多芬传》在关于作曲家“最后阶段”的一章特别提到,除了来自音乐创作的收入,贝多芬还会拿他的钱来放贷,“并且几年以后为自己购买了八份银行股票。”(中译本P.268)而最终,“贝多芬的整个遗产,包括银行股票,共计超过 10000 古尔登”(P.351

 


 

从中我们看到两个关键点:第一,股票成为遗产的一部分;第二,这里的“八份银行股票”显然不等同于通常的你买多少股,而有点类似巴菲特的公司每股价值十多万美圆的意思。综合这两点,贝多芬所进行的是标准的价值投资。从结果来看,也实在是不错的。并且在整个过程当中,他不仅不需要面对弗莱什那样的阴影,大概也不需要像古尔德那样进行持续的研究。

 


 

作曲家何以具备这样的眼光?我认为大致有两层的原因:首先,贝多芬的后期创作已经显明,尽管他偶尔会有在旁人看起来疯疯癫癫的举动,但作曲家高度智慧的头脑实在无与伦比;第二,就是他所交往的人许多都是非常上层的,他们很可能给他一些建议。当然,这一切的基础无疑是贝多芬的资金买得动那样的股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价值投资还是很美好的。当然如果你像贝多芬那样有智慧,显然也会先思考一下,你所在的地方究竟有没有价值投资?但至少一个引人注目的事实是,如果你持有的是银行股,那么无论去年6月,还是熔断的时候,情况都不会“那么的”糟糕。

 








 

版权声明:来源于古典音乐家网的作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未经古典音乐家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 、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过古典音乐家网书面授权的本网内容,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古典音乐家网”。违反上述声明的,古典音乐家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 ·【好文分享】百听不腻的曲调,不只入耳,更入心
  • ·【好文分享】听那琴声,是艺术家的情感在倾诉
  • ·【好文分享】琴键上跳跃的音符,是音乐家内心..
  • ·【好文分享】古韵新声,赏诗词之歌的跨时代魅力
  • ·【好文分享】他们是音乐的魔术师,用音符捕捉..
  • ·【好文分享】用指尖起舞,引领听众穿梭情感的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