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笛,又名风袋管,流行于欧洲各国的一种民间乐器。风笛属管乐器,发声原理类似于风琴、手风琴以至于口琴,靠气流振动簧片(镶嵌在木管内)发声。其发音原理是演奏者向风袋内充气,再把风袋内的气流压送到装在风袋上的簧管内鼓簧发音。
风笛的发声原理
风笛充气方式有两种:
传统式是从风袋上的活瓣吹管吹气入袋;改良式是由系在演奏者腋下的小型鼓气器鼓气进袋,欧洲民间传统风袋一般系皮制,装有两种发音簧管,分有按音孔的曲调管和无按音孔的持续音管两种、前者是单簧或双簧,1~2支;后者1~3 支。
其主要部分有二:
一为弹性皮革制成,用来贮藏空气的风袋;一为具有发音作用的一根或数根(后者较为常见)单簧笛管,或双簧笛管。
簧管衔接风袋,供应所需之风。风笛一词,尤指爱尔兰与苏格兰的各种风笛。管中的一只或两只称为调音管,每根只产生一个音,做为伴奏之用。风袋之目的,系避免因吹奏者之换气而破坏声音之连续性,此与中国人吹哨呐时,利用口腔换气之原理相同。
有些风笛,袋中的空气是由嘴经过一根附加的吹管供应的;另有一些风笛的风则由夹在腋下的两个小风箱供应,用胳膊操纵。前一种有老爱尔兰风笛、苏格兰高原风笛、法国、德国、意大利等风笛;后一种则有英国诺森布里亚风笛、现代爱尔兰风笛、加里西亚风笛、法国牧瑟风笛等;更为原始一些的是膀胱风笛,是以膀胱形为风袋的单只或双只竖笛,风笛音色淳朴甜美,穿透力强,并以持续音见长,特别是它的持续低音最富特色。在露天演奏也能够听得很清楚。民间的风笛演奏具有欧洲乡村风情的田园风格。风笛盛行于欧洲,风笛的种类多至上百种,欧洲很多国家(包括俄罗斯、土耳其)都有自己种类的风笛,甚至在亚洲(如印度)也有。苏格兰高地风笛是所有种类中声音最为宏亮的,形体也较大。最为著名也最常见的苏格兰高地风笛( The Great Highland Bagpipe)
风笛虽然是苏格兰的传统乐器,但是由于其复杂的演奏技术,所以真正能够吹奏风笛的人却不占多数。据统计,GHB(Great Highland Bagpipe)的演奏者只有10000—50000人,其它种类的风笛的演奏者更少。风笛的传统用途是作为舞蹈伴奏的乐器。但是随着专业舞蹈乐队、唱片的出现以及传统舞蹈的衰落,风笛作为伴奏乐器的功能也开始逐渐被遗忘了。而在过去的30年中,风笛作为一种独特的音乐元素,也出现在了其它形式的音乐中,如摇滚、爵士及古典音乐等等。Paul McCartney的 Mull of Kintyre和 the Peter Maxwell Davies的Orkney Wedding, With Sunrise都是很好的例子。 一个苏格兰风笛制作者每周要生产40套苏格兰风笛来满足全世界的市场需求。苏格兰风笛的演奏乐队以及唱片也是逐年增长。由此可见风笛在世界范围内仍然是十分受欢迎的。
风笛起源于东方,最早发现于罗马。据记载,尼禄皇帝曾吹弄此种乐器。中世纪时,人们常常提到这种乐器,名称则有不同,如Musa、Chorus、Symphonia、Chevrette。在不列颠群岛上,许多世纪以来,风笛在民俗音乐与军乐上就占着重要的地位。值得一提的是,在十七世纪的欧洲大陆,有一短时期,曾发起一项运动,即是提高这种乐器在音乐艺术中的地位。
传说风笛是一种很难演奏的乐器,500个吹风笛的人中才会出一名风笛手。而现在,一提到风笛,大家就会自然而然的想起苏格兰。传说苏格兰部落之间盛行吹奏风笛的风气启于MACCRIMMONS的时代(关于他的事迹记录在一首著名的歌谣 —— MACCRIMMONS LAMENT里) 。詹姆斯二世在位时,各部落便是靠风笛来联系之间的感情,结合各部族的力量以维持其高地的传统势力以抵抗异族的侵略。
17至18世纪受到英国军队的影响,风笛瞬间成为苏格兰很重要的演奏乐器。19世纪,风笛竞赛更是在苏格兰民间风起云涌,因而造就出许多著名的风笛手。其中对风笛音乐贡献最多的是ALAN MCL EOD。他成功地改良了传统风笛音乐,成功地将苏格兰音乐推展至全世界,也因而奠定了苏格兰风笛在世界音乐界的基础。其实风笛在世界各地都有,但为何大家却独独记得苏格兰风笛?只因在世人心中,苏格兰风笛并不是单指乐器本身而言,它还连接着一长串代表苏格兰高地(Highland)传统文化的历史也早已升华为苏格兰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苏格兰风笛(BAGPIPE)这个乐器,早在十五世纪,就在欧洲各国出现了。由此可知,风笛并非源于苏格兰。从英国边界的诺森伯利亚(英国古王国)一带,越过爱尔兰、西班牙、意大利,特别是东欧国家像罗马尼亚、捷克、甚至斯伐洛克共和国,这些国家的风笛文化很早便已展开。经过了数百年的变迁,风笛的型式愈益多样化,也更为人所认识。至于风笛是如何被传进苏格兰至今仍是众说纷纭。有人说它是由罗马人于早期将她引进苏格兰,也有人说它是从爱尔兰传进来的。直到今天,苏格兰的高地风笛曲在社会中仍扮演着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
当悠扬的苏格兰风笛声飘过秀美的山峦,一切依然如往日的宁静,星星点点散落的牧人小屋,和谐的点缀着翠绿的大地,在这里人们似乎可以忘记世间一切的罪恶和丑陋,只有和平、温馨、自由的家园……苏格兰风笛,并不只是如《勇敢的心》的悲壮豪情,《铁达尼号》的万丈柔情,沉入大海。它有它的欢愉,它有它的轻快,它有它的跳跃……苏格兰人的婚礼上最常见的乐器依然是风笛。风笛,更多的时候还是在苏格兰人的狂欢节目上。天性活泼,能歌善舞的苏格兰男男女女常会在某个闲暇的下午时分,吹起风笛,跳起欢快的舞。 在这种舞会上,年轻的男子总在精心地挑选自己的舞伴,也是在挑选自己心仪已久的姑娘。而美丽的爱情,完美的婚姻,就是在这象征幸福,应该是更让他们去珍视,去用跟随他们多年,经历过无数岁月变迁的乐器一一风笛代代相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