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资料库 >> 好文分享

谁说古典乐不燃?这些旋律分分钟点燃你的激情!

作者来源: 发布时间:2025-08-12

谁说古典乐只是温柔低吟、岁月静好?它也能燃爆全场,激荡心潮!

强劲的节奏如战鼓擂动,演奏力度似惊雷炸响,带你领略古典乐中那股澎湃激情,别被刻板印象束缚,一起感受古典乐的热血与力量!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1824年5月7日,在维也纳的舞台上,这部交响乐迎来了它的首次公演,演出当晚,现场反响热烈非凡,观众爆发出如雷鸣般经久不息的掌声。

这部交响乐展现出恢宏的构思,蕴含着深邃的思想,塑造出丰富多样的音乐形象,它大胆突破了传统交响乐的规模与界限,超越了当时既定的体裁与规范,将交响乐队、合唱队以及独唱、重唱巧妙融合,共同演绎出一部气势磅礴、充满哲理思辨与英雄气概的壮丽颂歌。


c小调练习曲

 

肖邦的《c小调练习曲》(作品25之12)创作于1831年11月,其背景是肖邦听闻“华沙起义”惨遭失败的噩耗,它与作品10中的第12首《c小调“革命”练习曲》不仅创作时间相近,且同为c小调,故而有人将其形象地称作“大海练习曲”,意指其旋律如波涛般澎湃汹涌。

然而,这一称谓并不完全贴切,实际上,这首练习曲更像是一首满含爱国情怀的音诗,肖邦借由它抒发了深切的爱国主义情感。


马捷帕

 

这首作品诞生于1830年,属于典型的李斯特风格,以炫技性和辉煌性著称,是一首练习曲,部分资料表明,《马捷帕》这首钢琴曲并非严格依据某个故事情节创作的标题音乐,李斯特的创作灵感或许源自法国诗人雨果的长诗。

鉴于该练习曲展现出激昂热烈、充满英雄壮烈豪情与豪迈气概的音乐特质,李斯特便以长诗之名来命名此曲,并将其题献给雨果,后来,李斯特又围绕这一题材创作了交响诗《马捷帕》。


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1901年10月14日,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在莫斯科的一场音乐会上迎来首演,彼时他亲自登台,担任钢琴独奏,自问世以来,这部作品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频繁亮相于各类音乐会,成为被演奏次数最多的钢琴协奏曲之一。

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颇具波折,在创作前夕,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一交响曲》首演遭遇了如潮的负面评价,这对他造成了沉重打击,一度陷入自我怀疑与消沉,幸运的是,经过心理治疗,他逐渐恢复了自信。后来,拉赫玛尼诺夫完成了这部《第二钢琴协奏曲》,并将其献给了帮助自己康复的心理医生,以此表达深深的感激之情。


克莱斯勒偶记

 

舒曼自幼便在父亲的引导下,沉浸于浩瀚的文学与诗歌世界,接触了众多文学著作,尽管后来他因对音乐的炽热热爱而投身音乐事业,但文学的滋养早已深深烙印在他灵魂深处,在其众多音乐创作中都能寻得文学影响的踪迹,其中,《克莱斯勒偶记》便是文学与音乐完美融合的典型例证。

这部作品展现出舒曼对情感表达的精妙掌控力,每一个音符都似是他内心情感的细腻流露,或洋溢着喜悦,或弥漫着忧伤,或蕴含着深沉的思考,或迸发着澎湃的激情,听众聆听时,能够真切地触摸到舒曼彼时的心境,与他一同在情感的波澜中沉浮。

版权声明:来源于古典音乐家网的作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未经古典音乐家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 、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过古典音乐家网书面授权的本网内容,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古典音乐家网”。违反上述声明的,古典音乐家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 ·【好文分享】来听听音乐剧中的名曲,让人沉醉
  • ·【好文分享】爱尔兰音乐,低吟浅唱却直抵人心
  • ·【音乐百科】莫扎特不自由,但他的音乐充满自由!
  • ·【音乐百科】格鲁克的歌剧改革是如何影响歌剧..
  • ·【好文分享】大提琴的一往情深,只想送给情深的你
  • ·马勒声乐作品《帕多瓦的圣安东尼斯向鱼说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