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证实和乐器培养感情使演奏能力大增

1874 2013-09-07
音乐研究
芬兰一项最近的研究显示,音乐家如果跟他们的乐器之间有很紧密的感情关系,对自己不但更有自信,演奏时也比较不会紧张。 西蒙斯(VeerleSimoens)率领芬兰大学大脑认知研究中心的研究团队,广发问卷给芬兰的音乐家,最后收回了116位学生和204位职业音乐家的有效样本;其中83%是古典音乐家,其他分别是流行、摇滚、爵士等音乐种类的音乐家。问卷上的问题包括音乐家的自信心、老师和同行带来的压力,

 

 

 

 


芬兰一项最近的研究显示,音乐家如果跟他们的乐器之间有很紧密的感情关系,对自己不但更有自信,演奏时也比较不会紧张。 

 

西蒙斯(VeerleSimoens)率领芬兰大学大脑认知研究中心的研究团队,广发问卷给芬兰的音乐家,最后收回了116位学生和204位职业音乐家的有效样本;其中83%是古典音乐家,其他分别是流行、摇滚、爵士等音乐种类的音乐家。问卷上的问题包括音乐家的自信心、老师和同行带来的压力,以及演奏时的焦虑感。最后一个问题问的是他们对乐器的认同程度: 

 

当我在演奏时,我觉得……

 

(1)  是我这个人在听众前面演奏,而不是我的乐器

 

(2)  被我的乐器或声音保护着,或是躲在我的乐器或声音后面

 

(3)  我的乐器或声音是我与听众之间的障碍,需要加以克服

 

(4)  跟我的乐器紧密结合在一起,两者之间没有差异 

 

51%的人选择最后一个选项,表示他们自己觉得跟乐器紧紧合为一体;大约28%的人选了第一个选项,这暗示他们只是把乐器视为一种表现自己的工具。另外,11%的人认为他们躲在乐器后面,2%的人认为乐器是一种需要克服的障碍。

 

 

 

这个研究的结果刊登在《美学、创意与艺术心理学》(Psychology of Aesthetics, Creativity and the Arts)期刊;文中指出:「与乐器合为一体的音乐家,其社交恐惧、严重演奏焦虑,和一般演奏焦虑的分数比其他群组来得低。」另外,这些音乐家「对自己的表演更有自信心」,也更常想像自己是为观演奏,而不是为自己或同行演奏。 

 

研究人员使用「心流理论」(flow state)来解释这个结果;这个理论认为一个人在进行一件困难却让人满足的工作时,会进入一种「高度精神集中的状态」,常常会因此忘记时间;而这种「不费力的注意能力」经历了够多次以后,有可能「会让人有与乐器合而为一的长期主观体验」:「如果这种紧密结合的关系确实是心流经验的体现,这种关系可能可以直接促成演奏中满足、投入和具有动力的情绪」。 

所以,以后看到音乐家细心呵护自己的乐器时,记得他们不只是在保养乐器而已,而是要与乐器融为一体,进而让全身全心进入音乐之中。

 

 

 

相关阅读

热门阅读

你不可不知的音乐剧

作者:古典音乐家网
音乐剧(Musical theater)是由喜歌剧及轻歌剧(或称“小歌剧”)演变而成的,早期称作“音乐喜...
2014-02-03 33942

乐器中英对照表——再也不用翻译软件了

作者:古典音乐家网
Woodwinds: 木管乐器 1.Piccolo 短笛 2.Flute 长笛 3.Soprano Recorder 高音竖笛 4.Obo...
2014-10-02 26704

听音乐会,你会选座位吗?最贵就是最好的...

作者:古典音乐家网
当你预定一场音乐会门票的时候 会看到不同价格的座位选择 对于观众来说 第一感觉是票价...
2018-10-19 20444

我要投稿

欢迎音乐领域高质量专业稿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