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学琴“一对一”上课至今无法被替代?

1461 2018-08-30
好文分享
小编按:可能自乐器诞生以来,一个老师对一个学生的教学形式至今都没有改变过,莫扎特,贝多芬当年怎么上课的,我们今天还是这么上课,这是不是太固守传统了?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线上乐器教学不断出现,也随着硬件设备和各种乐器教育的不断创新,集体课,人机互动课程逐步改变着传统教学。那么随着时代的发展,学乐器一对一上课以后还会有那么必要吗?集体上课或者线上教学岂不是能节省很多时间和资源?

 


小编按:可能自乐器诞生以来,一个老师对一个学生的教学形式至今都没有改变过,莫扎特,贝多芬当年怎么上课的,我们今天还是这么上课,这是不是太固守传统了?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线上乐器教学不断出现,也随着硬件设备和各种乐器教育的不断创新,集体课,人机互动课程逐步改变着传统教学。那么随着时代的发展,学乐器一对一上课以后还会有那么必要吗?集体上课或者线上教学岂不是能节省很多时间和资源?


 

下面的回答,简洁,明了,希望能给大家启发。


学乐器为何要“一对一”?大多数乐器教学,最最重要的是由于学生主客观条件不同而导致学生进程、学习结果都会不同。我不反对集体课或者人机互动形式的教学,在音乐素质培养,乐理教学,音乐熏陶等其他方面,活跃有趣的课堂是有优势的。但是在专业教学领域,尤其是讲解演奏动作,身体形态,声音的细致变化等等的时候,一对一上课是无法被替代的。那确实是需要抠细节的活,并且每个孩子都会有不同的情况发生。

不说学琴的孩子,即使是兄弟俩、姐妹俩、甚至双胞胎,也不见得适宜总是按相同的顺序学习完全相同的教材,也不大可能保证总是相同的进步速度,更不大可能总是存在相同的优缺点。


有人会说,学生之间的差异,在学一般文化课时也是存在的,为什么文化课可以集体学习呢?这是因为文化课知识通常都有统一,标准的答案。学生主观条件虽有差异,但只要智力正常,均可经主观努力学得具有相同而又明确的答案知识。


然而乐器学习却大有不同,其中最重要的不同就在于同一首乐曲由不同的学生演奏出来,永远不会绝对完全相同,这不同不但是必然的,而且是需要的。这就是演奏艺术中个性因素的特殊意义。因此,在乐器教学中,并不是单纯地教给学生一个统一、标准的“答案”,而且还要在乐谱规定的基础上,启发、引导学生适当地结合进个性的因素。

由于以上这些原因,再加上教学“操作”上的限制,学乐器的基本方式一直是个别授课。至少在物理发声的教学中必须如此。


其实,乐器教育并不是一个固守传统的行业,几百年来,改变的是教学内核,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一对一上课只是一个外在形式罢了,但也确实是一个不可或缺,最最基本也永远重要的一个形式。







 

相关阅读

热门阅读

你不可不知的音乐剧

作者:古典音乐家网
音乐剧(Musical theater)是由喜歌剧及轻歌剧(或称“小歌剧”)演变而成的,早期称作“音乐喜...
2014-02-03 33986

乐器中英对照表——再也不用翻译软件了

作者:古典音乐家网
Woodwinds: 木管乐器 1.Piccolo 短笛 2.Flute 长笛 3.Soprano Recorder 高音竖笛 4.Obo...
2014-10-02 26765

听音乐会,你会选座位吗?最贵就是最好的...

作者:古典音乐家网
当你预定一场音乐会门票的时候 会看到不同价格的座位选择 对于观众来说 第一感觉是票价...
2018-10-19 20482

我要投稿

欢迎音乐领域高质量专业稿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