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4岁男孩的提琴生命是怎么在10年内结束的

2046 2018-10-01
好文分享
那是在十年前,一位父亲带着四岁男孩,讲话有点口吃,体型娇小,反应稍慢,从未接触音乐,家长想让孩子学小提琴。这是生平第一次教这么小的学生,也让作者看到一位学生完整的学习过程。 很多时候,家长如果没有参与或了解学习的困难,而是用大人的认知指导孩子,有时会对学习造成反效果。因为概念的理解,与实际操作中间,有很长的距离。所以我请这对父子加入提琴亲子班。 亲子班是在教学经验中很值得玩味的,在课程中,家长

 


那是在十年前,一位父亲带着四岁男孩,讲话有点口吃,体型娇小,反应稍慢,从未接触音乐,家长想让孩子学小提琴。这是生平第一次教这么小的学生,也让作者看到一位学生完整的学习过程。

很多时候,家长如果没有参与或了解学习的困难,而是用大人的认知指导孩子,有时会对学习造成反效果。因为概念的理解,与实际操作中间,有很长的距离。所以我请这对父子加入提琴亲子班。

亲子班是在教学经验中很值得玩味的,在课程中,家长与孩子有许多互动,一起练习,相互指导,相互欣赏。亲子关系透过共学,而有真情的流露。课程中会有很多变化:有时老师会把家长与同学分成黑白两队PK,有时则是每组亲子上台表演初期由于大人理解力强可能是家长协助指导学生,但过一段时间后之后可能变成学生教家长。

这个学生在上了半年后增加了一对一的课程,家长每堂课全程参与并做笔记,学生在练习与课程中也都很配合认真......有一天,家长突然说想让孩子去比赛,于是开始准备竟然最后拿到第一名!

家长有了信心,开始疯狂报名大小比赛,课程时间开始增加,从一周一次变成一周两次,从一次五十分钟变成九十分钟。隔年,参加了三,五个比赛,所有的比赛都是前二名,作者也莫名其妙拿到教师指导奖!接下来参加近十个比赛,都是前二名,学生与家长越来越有信心,三方关系达到最理想的正向发展。作者呢,莫名其妙成了所谓的名师。

那年,他仅六岁!

上了小学,依旧横扫大小比赛,到了三年级后开始有了改变,因校内考试请假次数增加因此练习时间开始减少,结果就是进度跟不上,学习停滞,心态疲乏,不想比赛,害怕表演。

最后,十年的提琴生命终在初二吹上熄灯号

另一位学生,十岁报名了学校乐团。理解力不强,节奏感差,但喜欢小提琴。团体班上了一段时间开始上一对一。家境不宽松的他没有加课,没有好乐器,最大休闲娱乐是听小提琴演奏CD与音乐会。有一天突然告诉我他想试试县市比赛,当时他六年级,学不到三年。我担心他受到打击不断做心理建设,毕竟台上的每一位都是身经百战。

但那一次经验,倒成了他的养分,隔年再比拿到优等,几个月后跟学校管絃樂团合作演出协奏曲。

玩味的是,这两位年仅差一岁的同学。琴龄十年,比赛表演经验丰富VS琴龄四年的菜鸟,在国中的少年组比赛中狭路相逢。结果呢,再次验证起步早,起步快未必能跑完全程,拥有并维持爱好热情也许才是所有才艺的关键!







 

相关阅读

热门阅读

你不可不知的音乐剧

作者:古典音乐家网
音乐剧(Musical theater)是由喜歌剧及轻歌剧(或称“小歌剧”)演变而成的,早期称作“音乐喜...
2014-02-03 33961

乐器中英对照表——再也不用翻译软件了

作者:古典音乐家网
Woodwinds: 木管乐器 1.Piccolo 短笛 2.Flute 长笛 3.Soprano Recorder 高音竖笛 4.Obo...
2014-10-02 26725

听音乐会,你会选座位吗?最贵就是最好的...

作者:古典音乐家网
当你预定一场音乐会门票的时候 会看到不同价格的座位选择 对于观众来说 第一感觉是票价...
2018-10-19 20459

我要投稿

欢迎音乐领域高质量专业稿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