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趣频
2010年卡通版圣桑的《骷髅之舞》
2641 2013-12-12

 

 

 Danse Macabre 2010 ( Saint-Saëns )

 

 

  交响诗《骷髅之舞》 又名《死之舞》,作品完成于1874年,1875年在巴黎首次上演,是作者所作的四部交响诗中最负盛名的作品。乐曲是根据法国诗人亨利· 扎里斯的一首奇怪的诗写成。乐曲旋律采用了中世纪末日审判的圣咏《愤怒的日子》的曲调,给人以阴阳怪气的感觉。起初音很弱,逐渐发展到全奏,好像聚集到墓场上的骷髅越来越多,舞跳得越来越热烈。

 

作者简介

 

夏尔—卡米尔—圣-桑 (Camille Saint-Saens, 1835-1921),法国作曲家。五岁起开始作曲,十一岁即以钢琴家姿态登台演出,十三岁进巴黎音乐院学管风琴和作曲,后在教堂任管风琴手,其中有四年在尼德梅耶尔音乐学校教钢琴。1877年辞去教堂的职务,埋头作曲。他是法国民族音乐协会的创始人之一,积极从事音乐活动,又以钢琴家和指挥家身份到各国演出。其创作技巧纯熟,作品数量超过一百七十部,几乎涉及每个音乐领域,旋律流畅,和声典雅,结构工整,配器华丽,色彩丰富,通俗易懂,但某些作品过于追求表面的华彩效果,质量不匀。其代表作有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交响诗《骷髅之舞》、《第一大提琴协奏曲》和小提琴与乐队的《引子与回旋随想曲》等。

 

作品详解

 

这是一则古老的神话所叙述的万圣节之夜,

曲子开始的时候,竖琴在弦乐器持续和弦的陪伴下,准确的拨出来十二个附近二分音符

宣告鬼魔的时辰,已经到来,墓地的石门随即大开,众鬼魂都从自己的坟墓中爬了出来,

为首的一个拿着一把小提琴,这就是死神,他正在调试他的乐器..接着群魔乱舞的时刻便开始了....

"骷髅之舞"又名"死之舞",从字面上看似乎有点毛骨悚然,

但细听之下却发现是一首非常优美和富有想象力的交响诗!

是法国近代作曲家卡米尔—圣桑继《动物狂欢节》后最为世人熟知的名曲。

旋律采用了中世纪末日审判的圣咏曲调,深刻而生动地描绘了死神在墓地里为一群骷髅拉小提琴的“派对”场景。

尽管音乐是讲述所谓“不吉利的东西,但由于旋律娓娓动听、高潮时澎湃激昂,

再加上以小提琴、木琴、鼓乐打击为主的大型管弦乐作鸣奏,栩栩如生地塑造出大批骷髅闻曲起舞的“卡通”形象。

不仅没有幽怨、恐怖的感觉,还焕发出一种热闹、激扬的舞会气氛,使人百听不厌!

 

这首曲子根据法国诗人扎里斯的诗歌而作:

 

咕咕,咕咕,咕咕,

这是死亡之舞,

脚跟着节拍起舞,

死神也敲着基石,

深夜里猛奏舞蹈的音符;

咕咕,咕咕,咕咕。

这是死亡之舞,

深夜里寒风呼叫,

菩提树的呻吟像海浪呼啸,

发亮的骨架,

带着帷帐在东奔西逃;

咕咕,咕咕,咕咕,

骷髅拥抱着狂舞,

带给人们恐惧和痛苦,

嘘,

舞蹈的声浪已经停止,

骷髅们仓皇逃跑,

因为已鸡鸣破晓。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