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视频
昂布鲁瓦·托马歌剧《迷娘》序曲
7772 2014-03-22
#歌剧

 

夏尔·路易·昂布鲁瓦·托马(法语:Charles Louis Ambroise Thomas ,1811年8月5日-1896年2月12日),19世纪法国作曲家,1832年曾获得罗马最高奖(Grand Prix de Rome),1840年起开始了歌剧的创作。

托马一生创作20余部歌剧,其中以《迷娘》与《哈姆雷特》著称于世。《哈姆雷特》是托马最成功的歌剧创作,完成于1868年,是他所有流传于后世的歌剧作品中最长盛不衰的一部。昂布鲁瓦为了使莎士比亚的名剧符合19世纪法式歌剧的演出风格,删节了剧中很多重要角色与章节,堪称歌剧史上独一无二的作品。
 


Ambroise Thomas (1811-1896): Overture "Mignon"

此歌剧序曲的故事场景发生在十八世纪末,意大利Lothario伯爵的女儿被吉普赛人拐走,改名为Mignon,沦落为流浪艺人。Lothario伯爵深受刺激,失去记忆,从此吟游四方。有一天,在德国的一家旅店,吉普赛人Jarno逼迫Mignon表演。一位青年学生Meister和流浪到这里的Lothario同情Mignon的遭遇,Meister挺身而出,为她赎身,并收为女仆。之后,Mignon爱上了Meister,但发现Meister钟情于女演员Philine,在绝望的情况下,想要投河自尽,却被Lothario阻止。Lothario为了完成Mignon的心愿,放火烧了Philine所住的城堡,正好MignonPhiline指使进入城堡拿花环,于是陷在大火当中。Meister奋力救出Mignon,并和Lothario仔细照顾,之后,Mignon苏醒了过来。此时,Lothario突然恢复记忆,父女相认,而Meister接受了Mignon的感情,两人终成伴侣。

此序曲将剧中的几段旋律连串起来,像是为之后演出的歌剧做了个摘要。几段重要的旋律描述如下:

首先,于0:00~0:22由单簧管所吹出的旋律代表失去记忆的Lothario吹笛四处流浪吟唱的情景。接着,长笛又重复了相同的旋律。

法国号于1:49~2:32吹奏出Mignon歌唱的咏叹调"你可知那地方"的旋律,此咏叹调为第一幕中MignonMeister救出后所唱。当时,Meister询问Mignon身世,但从小被拐走的Mignon却一无所知,只唱出描绘她的家乡的咏叹调,歌词中描述了意大利美丽的大自然和宏伟壮观的大自然建筑。之后,小提琴所拉奏的呼应旋律,更让人感受到意大利的美好。

3:57~4:13所奏出的此咏叹调旋律使用八度的跳进音程,双倚音与复点节奏,用来描写第二幕中Philine扮演仲夏夜之梦中的精灵王后所唱的歌,歌词大意是:"我是漂亮的女王,我快乐地游荡,快速得像飞鸟,迅速得像闪电!"

最后,于7:19~7:32根据义大利民间舞曲写成的流利明快的旋律,源自歌剧第三幕中Philine所唱的另一段旋律。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