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视频
2011年大都会歌剧院版:Sondra Radvanovsky演绎《为艺术,为爱情》
3510 2015-08-10
#歌剧

 

《托斯卡》(Tosca,1900年)并不是一部以罗马为主题的歌剧,虽然剧情中出现多处罗马著名的古迹(女主角跳楼自杀,除了罗马圣安杰洛教堂,女主角找不到这么宏伟的建筑)。此剧也与拿破仑无关,虽然幕后有他的影子。《托斯卡》的主题是激情、妒嫉、出卖及报复,都是叫座意大利歌剧的必备要素,而在此剧中格外管用,因为普契尼的音乐极具说服力。《托斯卡》无论背景在那里,都是一部歌唱家的歌剧,全剧环绕着几个强有力的场景与咏叹调,成败全看三个主角的演出与录音效果而定。

剧情环绕一场三角纠葛。一个是一出场就唱出著名的" 美妙的和谐"(Recondita armonia) 的画家卡瓦拉多西(Cavaradossi),一个是心怀叵测喜欢操纵别人的警察总监斯卡皮亚(Scarpia)。中间是柔弱而刚烈的女主角托斯卡。她在第二幕唱出名曲" 为艺术,为爱情"(Vissi d'arte) ,并整幕与斯卡皮亚针锋相对。
《托斯卡》在这里达到音乐戏剧之美的极致。

作曲家:普契尼
普契尼(1858-1924)意大利歌剧作家。他生于意大利洛卡,毕业于米兰音乐学院,是十九世纪末至欧战前真实主义歌剧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这一流派追求题材真实,感情鲜明,其戏剧效果惊人而优于浪漫主义作品,但有时对中下层人们精神世界的反映倾乏更深刻的社会思想。普契尼的音乐中吸收话剧式的对话手法,注意不以歌唱阻碍剧情的展开。他除直接采用各国民歌外,先于现代派作家使用某些新的手法。其成名作是1393年发表的《曼侬·列斯科》,他的作品还有《蝴蝶夫人》、《托斯卡》、《艺术家的生涯》、《西部女郎》等十余部。在歌剧《图兰多》中他还采用了中国民歌《茉莉花》的旋律。写至第三幕时,普契尼由于心脏病去世,由他的学生F.阿尔法诺根据草稿续完,于1926年首演获成功。
 
歌词:
艺术、爱情就是我的生命,
我热爱着生活,渴望着幸福。
无论在何时,我永远把友谊送给人们。
永远是真诚的信徒,在上帝面前,用纯洁的心,
忠诚地祈祷,永远是真诚的信徒,送上一束鲜花。
我在这悔恨时刻,我在这痛苦时刻,亲爱的主啊,为何抛弃我?
我已经失掉所有的幸福和欢乐,
让悲惨的命运,让悲惨的命运永远陪伴着我。在绝望的时刻,
痛苦忧愁折磨我。啊!万能的上帝啊!为何抛弃我?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