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许的怅惘,些许的蜜意,交织在淡蓝日渐依稀可辨的紫陌。纷至沓来的是,荷韵的清凉,蚕豆的淡甜,粽子的飘香。
节日的渊源总是离不开传说的渲染,端午也不例外,民间流传的说法有很多,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吴越民族祭祀说,当然,还有最深入人心的纪念屈原说……著名的闻一多先生曾经在《端午节的历史教育》一书中考证了端午节的起源:端午节实际上起源于我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吴越民族的图腾祭祀的节日,因为深受水旱灾难和瘟疫虫害的困扰,吴越民族便以“龙”作为自己民族的图腾,希望龙能够保护自己。并且在每年五月初五的这天都要举行盛大的图腾祭,将各种食物包裹成粽子的形状,一部分自己食用,一部分投入水中献给神明。为了取悦神明,吴越民族还特别制作了龙形的木舟,在水上争相竞渡。
五月端午,不仅仅是对伟大历史的一次深切怀念,爱国情怀的一次集体庄重温习,更是一次精神的舒展与张扬,一次心灵的释放与拓展,一次灵魂的慰藉与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