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视频
听过贝多芬月光奏鸣曲,没听过这么性感的
3356 2018-05-03
#贝多芬


       小学语文课文《月光曲》是几代中国人对贝多芬的初始印象,几次教材改革均得以幸存,让很多人对这个故事耳熟能详。但这个故事是后人加上的,并不是贝多芬创作的本意。

那“月光”名字又是从哪儿来....

       其标题据说出于莱斯达布(Rellstab,1799—1860)对此曲第一乐章“犹如在瑞士琉森湖月光闪耀的湖面上荡漾小舟”的形容。从此它就被称为‘月光奏鸣曲’!钢琴家安东·鲁宾斯坦的话说:“只有短短的第二乐章可以说是一瞬间的月光。”在这首作品中,贝多芬根本就没有描写什么月光,如果你在听这首奏鸣曲时没有“看”到月光,那就对了.....但是你在聆听时,想象成 月光是可以的.....

       献给美丽的学生

       此曲呈献给茱丽叶塔(Giulietta Guicciardi,1784—1856)。1800年,贝多芬认识了十五岁的少女茱丽叶塔,她起初是贝多芬的钢琴学生,之后贝多芬完全被少女的气质所吸引,当时已经三十岁的他甚至兴起与茱丽叶塔结婚的念头。但是,终究因两人身份不同而没有结果。

       可能并不是儿女情长

       “贝多芬,应该叫‘悲多愤’”,著名钢琴演奏家、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赵晓生教授道。赵晓生说,虽然1801年创作这首曲子时贝多芬正和朱丽法塔·贵恰尔第相爱,但这位伟大的作曲家不只关心儿女情长。在赵晓生看来,《月光》旋律中传递出忧郁、愁思,仿佛灵魂深处升起静穆的声音,结合阴沉黑暗的战时背景,其实并不像罗曼·罗兰所说反映了恋爱情绪,而是贝多芬内心对百姓疾苦的关心和倾诉。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