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赛尔》芭蕾舞史上最著名的一部古典芭蕾舞剧,1841年由巴黎皇家歌剧院芭蕾舞团首演,该剧自诞生以来一直是最频繁演出的一部芭蕾舞作品,并获得“芭蕾之冠”的美誉。为《吉赛尔》编舞的是19世纪最著名的芭蕾舞大师马里乌斯·佩蒂帕(Marius Petipa),舞剧的故事则取材自海涅的《自然界的精灵》。
两幕舞剧《吉赛尔》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第一幕讲述的是纯真的乡村女孩吉赛尔爱上了已有婚约在身,却假扮成村民的公爵,在一次村民聚会中,公爵的身份及其已有婚约在身的秘密被揭穿,吉赛尔在此打击下无法自抑,一直跳舞,直至力竭而死在公爵的怀中。
第二幕发生在森林中,有一群与吉赛尔一样因被情人背叛而死去的女鬼,常将进入森林的男子围困住,并逼迫其跳舞至死。她们将吉赛尔的鬼魂从坟墓中召唤出来,并试图将进入森林的公爵围困至死,吉赛尔在公爵被女鬼围困的过程中,发现自己仍然深爱着他,最终帮助公爵逃出森林。
19世纪的知识分子与观众向来对“怪力乱神”题材拥有极大的热情,民间神话中的鬼怪、精灵与幽灵常常被搬上戏剧舞台,这是浪漫主义精神在歌、舞剧舞台最直接的体现。
《吉赛尔》的影响十分深远,一方面是它自诞生之日起便从未中断过演出,成为芭蕾舞剧的一部典范之作,另一方面,第二幕女鬼们的群舞因其强烈的艺术表现力,在整个19世纪下半叶一直吸引着许多艺术家相继创作类似剧作,形成一种风潮,40多年后,普契尼的第一部歌剧《群妖围舞》(Le Villis,1884年)便是基于类似的题材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