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所谓的爵士标准曲都是源自创作于1920 -1940年代的流行曲。到了Bebop时代之后,爵士乐曲的创作更突出创新性和个性。创作于1954年的“Misty”在标准曲当中算是很晚期的作品了,但它却几乎是被爵士乐手们“玩”得最多的Ballad(慢速抒情)曲之一。“Misty”之所以能成为“标准”,是因为它的旋律、和声进行与曲式都不算复杂,但优美的旋律让人一听即觉得似曾相识,并且与和声织出的迷离与忧伤的情绪另人印象深刻。
对于“Misty”原曲的创作有几个不同的故事版本。一个是说Erroll Garner一次坐在飞机上等待起飞,从机窗他透过薄雾看到了彩虹,产生创作灵感。另一个说法是,Erroll Garner坐在已经起飞的飞机上,在从芝加哥飞往纽约的途中看窗外的天空;还有一个说法是他坐在飞机上只是在想他的妻子。不论怎样,我们能了解到,这位音乐家当时是无法读写乐谱的,只是在心里反复哼唱着旋律,到家后才在钢琴上将旋律弹出来并记录为乐谱。
很有意思的是,“Misty”并不是Erroll Garner开始所担心的模仿他人的作品,反而当它成为一首成功的抒情歌曲之后,“Misty”反而成为经常被他人所模仿的素材。乐曲灵巧的和声进行也使之成为爵士乐手们即兴的常用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