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一个属于“月亮”和“思念”的节日。
“月亮”在中华文化中,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既有美丽的传说,也有动人的诗篇。我们是一个有“月亮情结”的民族,对月亮有浓得化不开的深情。
在永恒的时空中,这轮孤月慰藉了无数人,牵动了无数诗人与乐人的情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月亮牵引着中国人的情感,古典民乐是古人创造出来的美好意境,给我们留下了心灵遨游的广阔空间和乐音悠长的听觉体验。而其中堪称唯美的,当属《春江花月夜》。
夜幕低垂,琵琶细语,月上东山,琴声轻盈徐缓。月色溶溶,银辉泻地。江面上,有隐隐水雾缥缈,似远若近。可谓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铮铮的琵琶声、娓娓道来的箫声和恢弘的国乐,古往今来,川流不息。
明亮皎洁的月光照耀下,诗情画意伴典雅旋律油然而生。只愿年年春江都会有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在这袅袅逝去的绕梁余音之中,禁不住赞叹乐音之景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