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的音乐创作始终维系着对祖国波兰的深情。7岁时,他写的第一首音乐作品《波兰舞曲》就是浓郁的波兰民间音乐风格。32岁时,进入创作成熟期的肖邦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降A大调英雄波兰舞曲》。
肖邦一生创作了16首波兰舞曲,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节奏强劲而紧凑,叙述了波兰往日的繁华和辉煌;另一类反映了沙俄压制下的波兰人民苦难的生活现状,曲中弥漫着忧郁感伤的情绪。
《降A大调英雄波兰舞曲》趋向前者,是一首宏伟豪迈的祖国颂歌。它描写了波兰民族解放斗争期间,国王约翰·勃比埃斯基麾下的轻骑兵队英勇抗击入侵者的英雄事迹,因此又称《骠骑兵波兰舞曲》。在创作此曲时,肖邦仿佛亲临作战的现场,耳边传来了阵阵喧器,刀光创影,列队森寒。这一系列幻象让正在创作的肖邦震撼到几欲夺门而出。由此可见,此曲具有多么强烈的感染力。
乐曲共分为三段。第一段为降A大调,随着序奏音量的逐渐增强,英雄主题悄然进入。辉煌雄阔的气势先声夺人,充满着无比的信心与力量,象征着一种视死如归的战斗精神。第二段经过了多次复杂的转调,最终又回到降A大调。这段钢琴旋风描绘了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低音部以十六分音符的八度双音奏出的均匀而清脆的马蹄声,渐强渐快,这是革命力量的急速会聚,瞬时已成千军万马之势。另外,高音部奏出了雄壮的进军号角,表现出前进的决心。末段沿用降A大调,它是第一段的再现。然而,经过变化的乐章使整体气势更上一层楼。最后,全曲在胜利的凯歌中结束。
曾经有一位钢琴家将其视为肖邦钢琴作品中的史诗巨作。它不仅气势宏伟,还具有严谨完美的结构。弹奏此曲需要演奏者具备强有力的臂腕。然而被誉为“钢琴诗人”的肖邦并不热衷于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