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趣频
小提琴大师帕尔曼演奏肖邦《升c小调夜曲》,直达内心深处的宁静
2132 2019-11-09
#小提琴


肖邦的升c小调夜曲第20号作品(Chopin:Nocturne Op.20 in C sharp minor)在旋律结构、情感表现、音乐形象的高度与深度方面达到出人意料的艺术高峰,并且对后世音乐艺术的创造产生深远影响。
《第20号升c小调夜曲》,写于1830年,肖邦那时年仅20 岁,也就是他在华沙的最后一年,之后他离开祖国,再也没能够返回故乡,却已开始在巴黎的乐坛上锋芒初露,生活的喧嚣与繁华并没有转移他内心的矛盾冲突——与生俱来的高贵秉性和祖国沦亡的屈辱感。表面生活的繁华和内心的孤独、虚弱的身躯和健康的心灵,这些矛盾同样也体现在他的这首夜曲创作中。
这首乐曲是肖邦的遗作,绝美而忧伤的《夜曲》倾注了他深挚的爱与痛的生命体验,是他本人自己心灵感情的真实流露,他用温暖的音乐来抚慰受伤的内心的痛,不愿意让别人知道,只希望自己去舔舐的伤口—— 一段感情的伤口。
肖邦的音乐富于情感,他又是个含蓄,不爱张扬的人,这样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肖邦迟迟不愿把这首作品公之与众, 直到他死后才被发现、发表。
曲子分为三部分。开头两小节似乎是低低的诉说,而后的每一个音符都好像是一种忧伤,渐渐地弥漫,渐渐地弥漫......是为了那已逝去的岁月,为了那不可知的前方,还是为了那遥远的波兰?虽然首尾旋律一致,但是感情却有差别,前边柔和,到中间部分跌宕起伏,反映出内心的波澜。到后边, 万物归于平寂,最后一个音符轻得没有任何痕迹,灵魂得到安抚。
肖邦的《夜曲》精雕细作,情真意切,旋律如梦一般清幽、柔美。听肖邦的《夜曲》,如同静夜里倾听一位孤独者的绵绵私语,深沉而又温柔的倾诉,每一个音符都充满了凄美的忧伤,美得让人不愿漏掉一个音符。在音乐中,我们会逐渐变得沉静、温和、从容、豁达。透过这首曲子,使人深刻地感悟到:任何痛苦都不要改变对生命、对生活的热爱,爱与伤害都需要微笑地接受。
肖邦他优雅高贵的格调、忧郁的性格、细腻的感情,以及他个人经历的痛苦,使他的作品包含了太多的情感:有热情、有哀伤、有国恨、有情殇、有浪漫、也有喜悦。乐曲中所弥漫的惆怅、瞑想、缱绻气氛,以及其中包含的激动、叹息、兴奋、不安等丰富而微妙的情绪,它都会唤起你对昨日的回忆,以往经历过的痛至极点的感受一一重现,你被包裹其中。聆听之后,你却蓦然间发觉,你已经渐渐回复到平静,一股清新的力量悄然荫生,取而代之的是心中充满无限的爱。










 

相关视频